5月2日上午,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環保聯盟理事長、住建部市容環境衛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張益,應邀出席仙桃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宣傳教育工作轉段會議,為全市領導干部作《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現狀與發展》專題輔導報告。
張益教授在報告中,圍繞“垃圾焚燒”這一主題,從垃圾焚燒處理現狀分析、垃圾焚燒熱點問題討論、垃圾焚燒技術發展趨勢等3個方面,闡述了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的現狀與前景。用專業化的語言,解答了仙桃市民關注的三大熱點問題:其一,垃圾分類不是垃圾焚燒的必要條件和前置要求,焚燒技術是一種能夠適應處理混合垃圾的典型技術;其二,1000噸垃圾焚燒產生的二噁英與3輛轎車的尾氣排放量相當;其三,焚燒是垃圾減量化、無害化、資源化處理的必然選擇,仙桃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選址科學,技術成熟,建成運行后各項指標排放將符合國家和歐盟標準。
以下為報告摘要:
仙桃要想實現綠色崛起、綠色興市,首先得思考構建整個城市的生態經濟圈。而要構建這個生態圈,非常重要的一個前提,就是生活垃圾必須得到有效的、妥善的處理。
咱們先來談談生活垃圾。
每家每戶每天都在產生生活垃圾。按照統計,每天每個人大約會產生1公斤生活垃圾,一個三口之家每天大概產生3公斤生活垃圾,一個家庭一年大概產生1噸垃圾。用體積來換算:每個人每年大概產生1.2立方米生活垃圾,相當于自己身體的20倍,按人均壽命80歲計算,每個人一生會產出比自己身體大1600倍的生活垃圾。
這么多的生活垃圾,擺在一個城市的面前,大家可以想象它有多大壓力!
我們還可以從一個家庭的住房功能來類比。
我們每家每戶都有衛生間,它的主要功能是保潔、排污。
一個家庭,有客廳、陽臺、廚房、臥室、衛生間等多個功能區,哪一個最必不可少呢?單選只能選一的話,肯定是衛生間。因為,沒有廚房,能將就;沒有客廳、陽臺,也能湊和……可如果沒有衛生間,那將是怎樣的狀況?
垃圾處理對一座城市的意義,跟衛生間對一個家庭的意義是一樣的。我們沒有碰到問題時,感覺不到衛生間的重要。一旦碰到問題,立馬會意識到衛生間不可或缺的重要性。
生活垃圾處理,是一座城市的生命線,是一個城市的剛性需求。就跟衛生間是一個家庭的剛性需求一樣。
關于垃圾處理,我給它歸納了“一三七”基本特征:假如一個城市1天不清運垃圾,那么,垃圾桶、垃圾場周邊會堆滿垃圾;假如3天沒人清運,那么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垃圾;七天呢?只見垃圾不見人。
所以,垃圾處理問題絕不是小事,它大到一個國家、小到一個社區,跟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。
這里,我想跟大家簡要地匯報4個方面的工作。
一是目前我國垃圾焚燒處理的基本現狀。
上一篇:: 寶雞立法保障餐廚廢棄物集中收運處置